- 农文旅融合 探索共富新路径——专访眉山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谢鲁艺
- 2025/09/29 09:13 | 来源:千强乡镇网 | 阅读:50次
清晨的南安市眉山乡,云雾绕着茶山缓缓流淌,漫山茶树吐露新绿;千亩茶油基地里,一株株油茶树长势喜人;首个茶产业小微园施工现场,机器轰鸣中现代化园区加速成型……这座浸润在茶香里的山区乡镇,正以鲜活变化勾勒城乡品质提升的实景。
“城乡品质提升不是简单的‘面子工程’,而是要让群众从‘里子’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。”近日,眉山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谢鲁艺在接受专访时表示。
他介绍,立足茶乡实际,眉山乡确立“党建链+产业链+治理链”三链融合思路,紧扣“深学争优、敢为争先、实干争效”行动,以“项目提效年”为抓手,将城乡品质提升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以党建为引领、产业为支撑、民生为底色,把和美愿景化作茶农增收、村落焕新的共富现实。
在谢鲁艺看来,破解山区发展难题,关键在盘活资源。为此,眉山乡创新“国企支撑+土地流转+开发整理”模式,联合市属能源工贸集团在大眉村、南湖村落地4个土地开发项目,新增耕地60多亩,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00万元,让“沉睡资源”变“增收资产”。
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,更让群众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。交通上,8.6公里镇区及县乡主干道被纳入市级改造计划,预计争取补助超1300万元;教育上,眉山中心幼儿园迁建工程完成用地预审、图纸设计等前期手续,成功争取专项债1000万元;供水上,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加紧推进机井钻探和管道铺设,预计10月完成管网施工。
产业是品质提升的根基,茶产业正是眉山乡最厚实的“家底”。“我们锚定‘老茶区焕新’目标,打出一套‘茶文章’组合拳。”谢鲁艺介绍,眉山乡不仅携手茶叶研究所专家团队和科技特派员,反复调试工艺,研发出“栀子花茶”“金花菌”乌龙茶等一批新茶品,还同时打造南安市联合高新智创园(茶产业园)。目前,一期7万平方米的4栋标准厂房已建成,开展茶产业园专题招商推介4场,吸引16家企业意向入驻,推动万亩茶产业提质增效。“值得一提的是,在农旅融合方面,我们借‘眉山茶油鸡’入选市级非遗契机,制定标准化烹饪工艺,拍摄制作茶油鸡视频及旅游AI视频,邀请设计团队打造皇旗尖茶咖文创馆。接续举办村BA篮球赛、‘好春茶’评比等系列文旅活动,真正让‘一片叶子’带活一个产业、富裕一方百姓。”

除了做精做深茶产业,眉山乡也在新质农业领域积极开拓赛道,通过引进千亩长叶香橙项目,打造全省首个特色甜橙新品种种植和研发基地;探索“油茶+中药材+黑鸡”立体生态种养模式,亩均综合收益突破1万元;布局百香果、沙姜、梅花鹿等6个百亩农业园,形成“一园一品、多元发展”格局,筑牢产业根基。
城乡品质的提升,既需要产业“硬支撑”,也离不开治理“软实力”,而治理的成效,最终藏在群众的获得感里。眉山乡构建“网格员+小组长+老年人协会”调解机制,实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乡”;同时,强化“三中心一平台”建设,推动邻里中心与综治、网格、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贯通。
人居环境整治中,眉山乡推进“宜居型、示范型、精品型”和美乡村创建,月考评稳居全市前列。目前,13个村中7个获评南安“和谐村”,田内村、观音村幸福院获评省级五星级幸福院。
红色资源是眉山乡发展的“精神养分”,也是党建引领的重要抓手。为此,眉山乡深入挖掘红色文化,打造泉州苦湖突围战展陈,积极争创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泉州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;同时持续优化基层阵地建设,不仅升级乡级“党建+”邻里中心功能,还新建观山村“党建+”邻里中心,2025年4月乡级“党建+”邻里中心获评泉州三星级,外寨村获评南安四星级,让一个个阵地成为服务群众的“暖心港湾”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以‘突围精神’加快路网升级、推进茶产业园二期建设、深化‘三茶’经济统筹,让眉山的山更青、水更绿、茶香更浓、百姓更幸福。”谈及未来发展,谢鲁艺满是憧憬。
来源:海丝商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