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从省定贫困乡到农业产业强镇
- 2025/10/16 09:14 | 来源:千强乡镇网 | 阅读:21次
——专访向阳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郭艺芬
从交通闭塞到四通八达的山区交通枢纽,从“裸房林立”到“无裸房示范村”,从“养在深山人未识”到“气候康养福地”,从省定贫困乡到农业产业强镇……近年来,南安市向阳乡以“镇域美、产业兴、人民乐”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走深走实,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城乡融合答卷。
聚焦群众“出行难”问题,向阳乡坚持将道路建设作为城乡品质提升的先行工程,精准施策、扎实推进,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。“目前,对外通道已扩增至9条,半数村至村部的主路面实现翻新。”向阳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郭艺芬以路为基,讲述向阳乡如何畅通乡村振兴“毛细血管”,探索乡村品质提升之路。
2025年,在高效完成向九公路沥青工程和Y078线大帽寨至旗星村部段养护专项工程的基础上,向阳乡还谋划推动事关长远的骨干路网升级。该乡重点实施的向乐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二、三、四标段,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。
“向阳乡注重统筹资源、系统谋划,将城乡品质提升与‘产—村—景’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,实现产业、村落、景观的优化提升。”郭艺芬说,在统筹资源方面,向阳乡持续打造宜居宜业“和美乡村”。
近年来,向阳乡不断学习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中“整体规划、连片推进”的方法,同步实施沿线绿化美化、排水系统优化、交通安全设施完善等工程,提升全域环境,进一步实现村落空间、特色民居、农业用地与生态景观的有机衔接,获评了泉州市级乡村振兴整镇推进“五好”乡镇。
此外,向阳乡通过串联特色种植、农产品加工、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的关键纽带,推动“道路+产业”“道路+旅游”融合发展,将基础设施改善切实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。以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为契机,该乡推动“种养殖主导”的产业逻辑向“三产融合”转变,利用“五林经济”模式构建“农业根基+加工增值+场景变现”的立体结构,将家庭农场、合作社、景观长廊、田园示范点等串联成农文旅产业链,发展出“林药、林菌、林菜、林禽、林畜”等多种形式的复合种养模式,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多样化实现路径。2025年,向阳乡农业产值已突破4亿元,稳居南安市首位。
“向阳乡坚持民生导向,从群众急难愁盼的道路问题入手,大小项目协同推进,让百姓第一时间感受到城乡建设的温度与实效。”郭艺芬介绍,向阳乡一直深入探索,实践城乡融合“南安路径”。通过坚持系统思维,将道路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、产业结构优化一体规划、同步实施,并建立“干部包片+保洁员专职+志愿者协同+群众参与”的环境整治长效化机制,马迹村、向阳村获评市级“无裸房示范村”,泉州市级人居环境考评多次位列C类乡镇第一,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;坚持高效落实,推行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,实行“一名领导包联、一套方案推进、一抓到底落实”责任制,目前市级重点项目进度82.47%、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进度88.15%、城乡品质提升项目进度66.89%。
郭艺芬表示,下一步,向阳乡将继续以基础先行汇聚民心、以产业引领激活动能、以系统治理提升品质、以执行机制保障落实的路径,逐步实现从通路到致富、从整洁到和美的转变,书写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新篇章。
来源:海丝商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