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阀门兴镇铸底 气城乡焕新提品质——专访英都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黄宗权
- 2025/10/24 09:28 | 来源:千强乡镇网 | 阅读:11次
中国(南安)高端阀门智造产业园里,挖掘机平整土地、二期定制厂房建设火热;“一县一溪一特色”英溪田园风光带、英仑公路整治提升工程等项目加速推进……这些鲜活场景,正是南安市英都镇推进城乡品质跨越的生动缩影。
“近年来,英都镇党委、政府紧扣中国水暖(阀门)基地镇、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‘五好’乡镇发展定位,以中国(南安)高端阀门智造产业园、泉州市第二批‘一县一溪一特色’田园风光项目等为抓手,全力推进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,全面打响‘进士之乡阀门名镇’招牌。”英都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黄宗权接受专访时表示。
产业是城镇的“筋骨”,产业兴则城镇兴。面对阀门产业用地紧、空间受限的瓶颈,英都镇探索“工业梯田”模式,在霞溪村荒废山坡地打造总投资36亿元、产业空间64万平方米的中国(南安)高端阀门智造产业园,既集约利用土地,又增加容积率、提高厂房使用效率。在此基础上,与央企五矿集团创新构建“三平台一体系”的阀门园区发展新范式:在集采平台方面,依托五矿集团金属矿产全产业链优势,帮助入园企业链接钢材、合金等阀门上游原材料市场,降低采购成本;在交易平台方面,借助五矿集团的集采供应资源,助力入园企业对接优质订单,推动12家企业加入五矿供应商库,获得超过3000万元采购订单;在共享平台方面,通过搭建共享环保设施等载体,为阀门产业降本提质。同时,构建涵盖科技成长、金融成长、梯度成长、财税成长、人才成长、园区智慧成长等六大“成长+”服务体系,全方位赋能园区企业发展。
“英都镇秉持‘上下楼就是上下游、产业园就是产业链’理念,绘制阀门产业链招商图谱,招引上海科科阀门等龙头企业入驻,依托五矿自主品牌‘中五阀门’,计划招引一批在外英都人阀门企业回归落户园区,补齐工业阀门、特种阀门等品类及不锈钢压铸、一体化精铸等链条短板。”黄宗权介绍,目前,产业园一期23栋厂房已竣工验收,招商率达100%。
在黄宗权看来,城乡品质提升,既要强产业筋骨,还要让乡村有颜值、有内涵。英都镇以泉州市第二批“一县一溪一特色”田园风光项目为契机,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金英共富带:粮食保障上,推进“连片整治·千亩良田”工程,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.62万亩,泉珍农场近千亩音乐水稻生长旺盛;环境打造上,推出“精品角落+五美联创”2.0版,建成“一角落一主题”精品角落70个,创建美丽庭院100个、美丽微景观15个、美丽公共空间12个;基础设施上,创新“拉纤式”共建模式,推进英仑公路整治提升、五矿园区“两桥两路”建设,完成超40公里村道“白改黑”,同步贯通27公里污水管网,地上路网、地下管网更畅通。
此外,英都镇还聚焦补齐教育、医疗等民生领域短板,解决小区物业管理等急难愁盼问题,着力提升城乡生活品质和民生温度。“近年来,英都镇投入近7800万元提升校园基础设施,包括新建鹭云小学、扩建大新小学、翻建英都中心小学教学楼、修缮英都中学校舍等,募集社会资金超1000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,每年发放奖教奖学资金超300万元。常态化邀请英都籍名医返乡开展健康义诊,获捐100万元卫生事业启动资金、500万元建设卫生院内窥镜室等重点科室。在党建引领下,推动4个小区实现业委会全覆盖,同步成立业委会党支部,联动‘党建+’邻里中心打造集服务、活动于一体的家门口社交空间,以小区为切口打通品质提升‘最后一公里’。”黄宗权介绍。
谈及未来,黄宗权表示,英都镇将继续在壮大阀门产业、做精乡村振兴、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,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特色小镇注入更强劲的动能。
来源:金英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