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访清华镇党委书记 程慧菲
- 2025/06/25 09:21 | 来源:千强乡镇网 | 阅读:43次
主持人
清华镇作为婺源北部的重要乡镇,承担着区域发展与基层治理的双重重任。首先请您介绍一下镇域的基本情况,并谈谈对巡察整改工作的认识。
程慧菲
清华镇位于婺源县北部,是婺北商贸和旅游集散中心。镇域面积128平方千米,辖8个村委会和3个居委会,有1.7万人口,清华以“清溪萦绕,华照增辉”而得名,素有“千年古镇”之称。境内生态环境优美、文化底蕴深厚,旅游资源丰富,有宋代廊桥——彩虹桥、长寿故里——洪村、文武世家——诗春等中国传统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。
巡察是“政治体检”,整改是“祛病强身”。我们将以此次巡察整改为契机,深挖根源,标本兼治,切实把巡察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,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大动力。
主持人
从您刚才的阐述中,能感受到巡察整改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深刻意义。作为“一把手”,如何将“第一责任人”的政治责任转化为具体的整改行动呢?
程慧菲
作为党委书记,我坚决履行巡察整改“第一责任人”职责,坚持做好三个“第一”。
一是当好“第一领航员”。牵头研究制定整改方案,细化“问题、任务、责任”三张清单,建立“挂图作战、销号管理”机制。针对巡察反馈的4方面45个具体问题,制定了126条整改措施,出台了6项制度文件。
二是当好“第一施工员”。锚定重难点问题,主动领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落实不够到位、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不到位和“三资”监管乏力等7项整改任务,带头落实整改。
三是当好“第一监督员”。对照巡察整改任务分解表,定期研究巡察整改工作,重要问题随时调度,对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紧盯不放、一抓到底。截至目前,巡察反馈的45个具体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。
主持人
三个“第一”的落实,展现了清华镇以上率下的整改决心。能否请您具体谈谈,镇党委在推进整改过程中,如何将“责任清单”转化为“落实清单”?
程慧菲
镇党委扭住县委巡察反馈意见不放松,持之以恒抓整改,确保问题整改“一件不落、件件有成”。
一是扛牢整改责任。明确整改目标、整改措施、责任领导和整改时限,确保整改工作有序进行。比如“三资”监管乏力的问题由我领办,集中整改期内帮助村集体收回资产3处、盘活1处,同时开展了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,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底数进行了清产核实,对发现的22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。
二是紧抓民生痛点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,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处理,确保群众利益得到维护、群众生活得到保障。比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居民饮用水问题,我镇在自来水水源地定期开展巡护,清理取水口杂草和垃圾,安装了饮用水源保护标志牌、警示牌和防护网;另外,向上级争取了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,有效保障居民用水安全。针对镇区污水管网建设不到位问题,我镇新建了污水管网2600米、雨水管1250米、雨水沟1730米,显著减少了溢流污染,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。
三是成果长效转化。对反馈问题分析研判,比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,整改期内已督促各村居将上级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,并开展了“回头看”。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治理成效,我镇还制定了《城乡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考评方案》,将考评结果纳入村“两委”班子考核,倒逼责任落实。
主持人
从责任压实到民生改善,清华镇的整改实践体现了问题导向与民生情怀的结合。集中整改期后,您单位有什么明显变化?
程慧菲
通过六个月的集中整改,我镇各项工作实现了“三个新跃升”。
一是学思践悟再深化。党员干部“四个意识”显著增强,文风会风持续向好。主要表现在集体学习研讨更加深入,紧密联系工作实际,有效推动了理论学习成果向工作实践转化。
二是治理效能再提级。各项工作运行质效全面提升。如:“E呼即办”响应率、满意率均提升至99%以上、民政问题户清查实现100%覆盖,群众诉求响应速度和解决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。
三是发展动能再激活。一方面我们全力推进民生基础设施建设,高质量完成了清华大街立面改造、南市大道提升、种德桥修复及旅游名村道路路面“白改黑”等工程,镇村面貌焕然一新。另一方面,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,成功培育了皇菊种植加工、香榧基地、猕猴桃种植、油茶种植等一批特色产业,为村集体增收开辟了稳定新渠道,发展后劲持续增强。
主持人
这些显著变化既是整改成效的直观体现,也为基层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清华镇如何巩固整改成果,让巡察“后半篇文章”发挥更大作用?
程慧菲
清华镇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、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,进一步提高巡察整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对已完成的整改任务,适时组织“回头看”,巩固整改成果,防止问题反弹;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事项,坚持一抓到底,坚决完成整改,务求取得实效。同时严格按照县委的工作安排,认真开展落实后续巡察整改相关工作,切实把巡察整改后续工作抓实抓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