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对话星子镇党委书记陈义华
- 2025/08/14 09:19 | 来源:千强乡镇网 | 阅读:59次
走进星子镇,水晶梨园挂满新果,豆沙饼作坊飘香四溢,连片玉竹长势喜人。这片土地焕发的生机,离不开“掌舵人”陈义华书记。7月10日,我们对话陈书记,聆听他如何把根深深扎进星子的泥土,以“钉钉子”的精神,带领乡亲们破解难题、点燃产业,用行动诠释着“来了就是星子人”的承诺。
人物小传:陈义华,星子镇党委书记,从事基层工作二十余年,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怀扎根基层。他以“为民服务”为信念,聚焦群众需求、深耕特色产业、强化党建引领,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实干推动发展,成为星子镇乡村振兴路上的“主心骨”,用行动诠释着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。
01扎根乡土践初心:用“连心桥”铺就星子振兴路
谈起选择深耕基层的初心,陈书记语气坚定:“根在连州,我的价值就在连州实现。”这份坚定,源于他对家乡的浓厚情怀和为乡亲做实事的朴素信念。初到星子,他没有把自己当“过客”,而是迅速把自己变成了“星子人”。秘诀是什么?他笑着说:“把自己当主人,把星子当家!”
上任伊始,陈书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“迈开腿、张开嘴”。他深知“‘最后一公里’是干群关系的‘晴雨表’,政策落地的‘试金石’”,坚持摒弃“官气”,学习运用“四下基层”工作方法,深入开展“党群连心访万家” 活动,时刻谨记权力来自人民,职责就是服务。他和党员干部们依托严密的“三级党建网格”,走遍全镇21个村(社区),2024年累计走访2000多户家庭,实实在在解决了60多个难题,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,处处留下了他的身影。“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,走到田间地头全是办法”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为了真正贴近群众,倾听群众心声,他主动学习当地方言,坚持“问政问计问需”,把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当作自己的事来办。“打通‘最后一公里’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”陈书记说:“只有真正让党的路线、方针政策‘飞入寻常百姓家’,才能让这‘最后一公里’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‘连心桥’。”
02党建双轮齐驱动:奏响星子全面振兴“奋进曲”
正是这种深入基层、紧密联系群众的作风,为星子镇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清晰地指明了党建引领这条核心路径。
党建聚才,激活产业“一池春水”。陈书记提到,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,而强有力的党组织是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。他把目光首先投向了“人”这个第一资源,注重发动乡贤力量,引导政治素质高、心系故土的星子籍在职和退休干部、能人志士“雁归筑巢”,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带回家乡,为推动家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同时,号召广大党员干部、“两新”组织负责人,在产业振兴的第一线“亮身份、做先锋”,发挥模范带头作用。在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下,星子的特色产业在党建引领下加速绽放活力:
水晶梨产业通过“政府+企业+乡贤+媒体”的创新联动模式,成功打造品梨节品牌,带动农旅融合,2024年种植面积已达1.1万亩,产值约8200万元,成为乡亲们增收的“金果果”;传统豆沙饼在党建引领下焕发新生机,成立行业协会整合资源,连续三届月饼节注入文化内涵擦亮品牌,13家加工主体年产值攀升至约500万元,小点心做成了富民产业;作为龙头的玉竹产业更是发展迅猛,目前种植约2万亩,产值约2.8亿元,成为强镇富民的支柱。“这离不开党员技术骨干的带头推广和乡贤的牵线搭桥,” 陈书记信心满满地补充道,“我们的目标很明确,2025年玉竹产值要突破10亿大关!”这份底气,正源于党建凝聚起的强大发展合力。
党建善治,筑牢民生“幸福根基”。产业蓬勃发展的最终目的,是让发展的红利惠及每一位星子百姓,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。在党建引领下,星子镇持续加大投入,着力完善道路、水电、医疗、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,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和舒适;不断夯实社会治理根基,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,发挥党员在矛盾调解、平安建设、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,引导村民自治和多元参与,共同营造平安、和谐、稳定的乡村环境。党员们走村串户,倾听群众诉求,及时化解邻里纠纷,成为村民身边的“贴心人”;积极参与平安巡逻,守护乡村的安宁;带头倡导文明新风,推动移风易俗,让乡村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气息。
在党建的“双轮驱动”下,星子镇实现了产业兴、百姓富、乡村美的有机统一。产业蓬勃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;高效能的社会治理,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。一个产业兴、百姓富、乡村美的绿美星子正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,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迈进。

03擘画未来新蓝图:以“党建引擎”驱动星子发展新程
党建是引领一切工作的“牛鼻子”,站在新的起点,陈书记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务实笃行的工作作风,紧紧围绕党建这一核心,为星子镇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。
(一)压实责任强队伍。陈书记深刻认识到,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,一支高素质、有担当的干部队伍是星子镇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。他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动态摸排工作机制,全面、精准地掌握星子籍各类人才信息,持续完善人才台账和后备人才库,以更高的标准、更严的要求,选拔出政治素质高、责任感强的星子籍在职与退休干部,为其搭建平台,回乡担任党支部书记等职务,为推动家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加大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力度,发挥“两新”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将作风正派的村民小组干部吸收到党组织中来,不断夯实村组干部队伍,并引导“两新”党支部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和基层治理,树牢“党建+发展”工作理念。
(二)聚焦重点促转型。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,陈书记将产业发展作为星子镇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。选派骨干指导“两新”组织党建,提升党建质量。加快鑫亿达和航鑫产业园建设,对接项目需求,强化服务指导,做好工业企业技改宣传与项目跟踪,推动金诚等粉体加工厂转型升级,培育壮大龙头企业。
(三)突出特色树品牌。一是依托潭岭天湖的原有优质旅游资源,发展潭岭天湖的民宿,全力打造休闲旅游观光目的地。统筹谋划车田村、上田村温泉资源以及沈家村杨梅古洞开发。着眼“夜经济”蓬勃潜力,将星子古街升级改造为特色夜间经济示范街区,让古镇的烟火气与新活力在夜色中璀璨绽放。二是利用区域内水晶梨、鹰嘴桃规模化生产优势,培育星子特色的“花果经济”,建成潭岭天湖26公里水晶梨花果经济长廊、四方千亩“桃源”花果带,打造“好游、好吃、好赚钱”的“三好”绿美林带,做强星子“花果经济”品牌。
04深情寄语筑梦人:以决心如炬、定力似锚、实力若峰共谱新篇
“志在四方,更要怀揣扎根基层干事业的决心!”陈书记的目光中饱含期待,深情寄语星子的建设者们。他鼓励年轻一代将个人理想融入家乡振兴的壮阔征程,积极投身“百千万工程”。不仅要努力成为懂技术、善管理、通销售的产业“全才”,为家乡农特产业注入新活力,更要成为主动向党组织靠拢,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锤炼成长,心系桑梓、反哺家乡的 “民才”。
面向广大基层党员,他的语调坚定而充满力量:“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,不断提升服务本领。时刻牢记党员身份,在服务群众、推动发展中当先锋、作表率,切切实实为群众多办实事、多解难题,为绘就星子全面振兴的新画卷贡献更大力量!”

作为“星子人”,陈书记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汗水浇灌产业,用初心践行使命。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基层干部那份“钉钉子”的韧劲和“把群众事当家事”的情怀。星子镇的山水间,一幅产业兴、百姓富、乡村美的振兴画卷,正在党建引领的航向下,徐徐展开,未来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