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新北区奔牛镇:“三微工作法”绘就基层治理“好枫景”
- 2024/01/30 16:30 | 阅读:1次
近年来,奔牛镇坚持党建引领,创新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以“三微工作法”为抓手,努力做到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”,绘就基层治理“好枫景”。
一、“微网格”精细管理,激活基层治理“一池水”
一是立足“微堡垒”,撬动“大治理”。按照“横向抓覆盖、纵向抓延伸”的工作思路,在“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”的基础上,积极推动“多网合一”,推动条线部门嵌入现有党建网格,打造“网格+社会救助”—“小纽扣”党群服务驿站、“网格+司法行政”—“牛盾”党群服务站等3个特色网格党群直通站。
二是推行“微积分”,激发“大作为”。以“微网格”为单位试点推行“积分制”,制定《奔牛镇村民积分管理制实施方案》,以家庭为单位,设置基础积分、民主评议积分、贡献积分和扣分项4大类奖惩值,量化乡村治理各项事务指标,群众通过志愿服务获得相应积分,并兑换相应礼品,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。“微积分”推行以来,群众自行解决问题160余个。
三是开展“微议事”,构建“大格局”。以微网格党群服务站为载体,积极搭建“吾心愿·议事厅”“齐家议事厅”等议事平台 17 个,汇聚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党群代表、社区民警、网格员、法律顾问、社会组织及专业人士等议事主体,推动村居事务共商、热点问题共办,今年以来,开展协商议事20余次,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12个,逐步形成“大家的事大家议、大家的事大家管”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二、“微平台”汇聚合力,搭建基层治理“连心桥”
一是构建“平台统筹、层层细化”的治理运行机制。以“平台思维”推进社会治理事项办理,整合原网格、12345、数字城管等上级平台,健全服务实战的镇、村两级联动指挥平台,实现群众诉求一平台受理、一站式服务、一张网共治、一揽子解决,有效代替“领导指示”层层转达、处理问题多次开会研究的传统办事模式,实现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。今年以来,共受理转办各类事项4882件,群众满意率达 99.6%。
二是搭建“网格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的治理服务机制。依托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,通过“BenNiu民意直通车”小程序,对网格小微服务事项实行“网格发现、社区呼叫、分级响应、协同处置”,实现群众诉求“收集、核实、处置、上报、分流、督办、反馈”闭环办理,形成“网格办小事、报大事,部门办实事、解难事,平台好办事、办好事”的工作格局。小程序推广以来,共处理1036起工单。
三是搭建“关口前移、源头化解”的矛盾预防机制。开展“调解员入网格进万家”活动,组织全镇85名调解员融入基层治理网络,对矛盾纠纷实行镇级每半月排查一次,村级每周排查一次,网格每天排查一次,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化解。今年以来,全镇网格员、调解员共调处纠纷97件,调解成功91 件,涉及金额约770万元。
三、“微服务”普惠群众,画出基层治理“同心圆”
一是从“被动服务”到“靠前服务”。推动“网格+政务服务”,强化以网格员为主体的帮办代办队伍力量,通过上门办、延时办等多种形式,全方位服务辖区内有需求的群众。截至目前,完成帮办代办事项1578件。
二是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多方协同”。推动“网格+法律服务”,在网格党群直通站,整合村(居)法律顾问、人民调解员、社区矫正志愿者、法律明白人等基层法律服务力量,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“全业务、零距离、无障碍”的公共法律服务。今年以来,服务群众380余人次,法律咨询267余人次。
三是从“大水漫灌”到“精准滴灌”。推动“网格+安全生产”,成立 19个安全生产网格,重点监管网格 3 个,由综合行政执法局配备专属网格员 6 名,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安全检查,今年以来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925 个。